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中国古代钱币发展史(中亚古代和中世纪钱币)
来源: 华南科技网      时间:2023-07-09 18:59:31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中亚古代和中世纪钱币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中亚古代和中世纪钱币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拼音]:Zhongya Gudai he Zhongshiji qianbi


(相关资料图)

[外文]:Ancient and Medieval Coins of Central Asia

中亚古代随着生产和贸易的发展,各地相继发行钱币。从公元前3世纪中大夏王国建立,至公元15世纪末帖木儿王朝衰落,中亚造币史可分为古代和中世纪两大阶段。

古代中亚造币始自希腊人所建的大夏王国(约前250~前140/前130)。大夏钱币以银币为主,也有金币和铜币。在阿富汗嘎尔底兹城东北米尔扎卡村圣湖湖底,出土了当年信徒投掷的钱币9000余枚,从中可以排出至少二十几位君主和地方督抚的相对次序。中亚本地自行造币,约始自前130年大月氏人迁居阿姆河北岸地区之后,一直流通到公元1世纪末2世纪初。因系仿效邻国钱币,故有人称之为“蛮族仿制币”。例如,塔吉克地区制作和流通的小银币系仿造大夏王国欧克拉提德斯王(约前171~前155在位)的小银币和安息王朝弗拉特斯四世(前37~前2在位)的小银币;乌兹别克南部制作和流通的,是仿大夏王国赫利奥克勒斯王(即欧克拉提德斯王之子)德拉克马银币和四倍德拉克马银币;撒马尔罕发行仿塞琉古王国(前305~前65)安泰奥克斯一世(前324~前262/前261)钱币,其背面有马头像;布哈拉则以大夏王国欧西德莫斯王币为原型造币。

1世纪, 大月氏南渡阿姆河建立贵霜王朝之后,发行贵霜钱币,流通到6世纪。这些钱币上有阎膏珍、迦腻色迦、胡维色迦等王称号,发行数量甚大。与此同时,中亚各地还出现许多仿贵霜铜币。4世纪,波斯萨珊王朝的沙普尔二世(309~379)征服东邻贵霜王朝而兼任贵霜王,并在原贵霜王朝地区发行专供东方流通的钱币,此即萨珊王兼贵霜王钱币。这种钱币发行到萨珊王卑路斯二世(459~484)时期,流通到5世纪末6世纪初,直到中亚出现哒钱币。这种钱币的特征是标明统治者的名字,钱币花纹中的王冠随王而异。材料有金、银、铜3种,重量、形制一如萨珊钱币,铭文亦为钵罗婆字。制造地点可能在木鹿,或许还有也里,即赫拉特。

约从484年起,哒人取代贵霜王朝统治兴都库什山脉以北地区。哒王发行了压印的仿沙普尔二世及卑路斯一世银币的通货,是把钵罗婆字体的萨珊王名改换为哒王名,后加НПТЛА/НАПАТАЛА(即哒,及HIONO (有些学者比定为《梁书》中的滑国)。在以后的一个世纪内,哒银币仍然保持着萨珊银币形制,正面镌有拜火祭坛,但增加了中亚人的半身肖像及哒的符标。

6~8世纪时,粟特地区大量制币,仅片治肯特城址7~8世纪的文化层中即出土钱币5000枚。当时昭武九姓诸国各自铸造银币和铜币。 银币德拉克马出现于5世纪,仿自萨珊王巴赫拉姆五世(420~438在位)银币,主要铸造者为安国王,即布哈拉的胡达特卡那,上有胡达特头戴王冠肖像,故称“布哈拉·胡达特钱”。7~8世纪,大量流通仿汉制铸造的青铜方孔圆钱,其正面为昭武九姓王徽、族标,背面为王名、称号。据铜币铭文,康国王最早铸币者为沙世毕(7世纪前半叶之后段),最晚为乌勒伽(8世纪中叶)。 其他片治肯特等城主也各自铸汉制铜币,证实了汉籍记载的昭武九姓支庶分王各自为政的情况,也证明唐高宗永徽年间(650~655)以来唐对此地的影响。

在阿克别希姆城址北部发掘出土的铜钱中,有方孔圆形的汉制青铜钱,一面为粟特文字、一面为蛇形符标。因粟特铭文中有突骑施可汗钱字样,故某些学者称这种铜钱为“突骑施币”。

在阿拉伯人(大食人)征服中亚过程中以及在中亚建立统治之后,中亚各地统治者曾铸阿拉伯式钱币以供向阿拉伯哈里发纳税,并用以进行区域间贸易。例如,布哈拉曾发行用 6种金属的合金铸造的一种劣质钱币──吉特里菲币,以防白银外流。另外,中亚还有两种主要的合金币,即穆罕默德币、穆赛雅比币。上述各种阿拉伯式钱币影响及于10~11世纪初立国的哈拉汗王朝在各地铸造的钱币。哈拉汗的阿拉伯式钱币是目前研究哈拉汗王朝政治史的重要依据。

13世纪后半叶起,银币在中亚取代铜币的地位。14世纪初,察合台汗国的怯伯汗首先以汗的名义统一铸银币。小银币迪勒罕重422克,大银币迪纳尔重532克。怯伯银币一直用到帖木儿王朝时期。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