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环球新视野】91岁老兵王坤森拾荒助学11年:那束点亮长夜的“烛光”
来源: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时间:2023-05-10 18:12:44

浙江大学退休教师、91岁老兵王坤森拾荒助学11年——

那束点亮长夜的“烛光”

■解放军报记者 张轩玮 通讯员 朱超峻 杨华英


(相关资料图)

图①:王坤森深夜拾荒(解放军报记者 张轩玮摄);图②:王坤森手拿遗体捐献志愿书(受访者供图);图③:王坤森展示自己栽种的蜀葵(受访者供图)

初春的一天,夜里10点,浙江省杭州市刀茅巷60号院的大门“咯吱”一声打开,门内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声。

收拾出3个大编织袋,拿上小钩子,浙江大学退休教师、91岁老兵王坤森推着三轮车出了门。

这个夜晚,记者跟随他去“寻宝”。

淅淅沥沥下了两天的春雨,傍晚才刚刚停歇。夜风一吹,湿冷的空气顺着衣领灌进身体,让人禁不住打了个寒战。然而,王坤森脸上的笑容让人感到温暖:“今天不错,不下雨了。”

其实,即使有雨,王坤森“还是要出来的”。从2012年至今,没有其他事,他晚上都在这个时间出门,绕着附近的两条街、10处垃圾堆放点搜寻,直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才回家休息。

靠着捡拾矿泉水瓶、废旧报刊、纸箱等换来的钱,王坤森已资助8名困难学生继续学业。年岁已高的他,腰背像是被压弯了的竹子。然而,从他修剪整齐的头发、条理清晰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一股生气。

“能为孩子们做点事,我的心情每天都很舒畅。”就像王坤森说的那样,他“人是老了”,但“心是热的”。

“我知道穷孩子读书的不容易”

1991年,在原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并入浙江大学)武装部工作的王坤森,第一次从希望工程宣传页上看到那张令人动容的照片——《我要上学》。

照片中,女孩苏明娟水灵灵、满是渴望的大眼睛,让王坤森心头一震:“她和我是一样的。”

出生于1932年的王坤森,自幼家境贫寒。母亲感染伤寒不幸去世后,他和父亲靠上街拾荒艰难度日,“每天都吃不饱,花很少的钱买些玉米面,再去山上摘点野菜,就是我们一整天的食物”。

转眼间,王坤森到了上小学的年纪,父亲却拿不出钱供他读书。等钱攒够了、学费交上了,王坤森已经接近读中学的年龄——11岁那年,光着双脚、穿着破旧背心和短裤的他,走进小学课堂,圆了“读书梦”。

1949年5月,杭州解放。在杭州火车站附近读中学的王坤森与老师同学一起,兴冲冲地涌向火车站,高举红旗欢迎进城的解放军。那年12月,王坤森报名参军,加入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

与从前的苦日子不同,部队大家庭让王坤森感到前所未有的温暖。他不仅能吃饱饭,还有机会学习文化知识、参与机要工作。那时,官兵文化程度不高,部队组织开展文化教育时,安排读过书的王坤森当“小教员”教大家识字。倍感荣幸的王坤森省下津贴,给每个班买了字典,教起书来格外用心。

上世纪50年代,作为上级看中的“好苗子”,王坤森被推荐到军校学习。在校期间,他荣立三等功,还入了党。

1978年,王坤森从空军某部转业到原浙江医科大学武装部。组织学生军训时,王坤森注意到有的学生因为经济拮据吃不饱饭,饿着肚子坚持训练。“我知道穷孩子读书的不容易。”王坤森不仅自掏腰包帮学生们改善生活,还想方设法为他们争取勤工俭学的机会。后来,只要听说哪位学生需要帮助,他总是尽己所能解囊相助。

爱心的种子,在王坤森心中生根开花。

最美的“花”,最甜的“果”

走出住所约300米,王坤森来到“寻宝”的第一站。他拿着小钩子翻找,看到饮料瓶等可回收物品,便挑出来放到一边。他对记者说,如果运气好,还会有些意外收获——塑料桶或旧花盆。

那是他不会拿到废品收购站卖掉的东西。“把这些盆子洗干净,可以用来种花。等花开了,就送给爱花的人。”王坤森说。

1993年,王坤森从原浙江医科大学退休。闲不住的他,一心琢磨为社会贡献余热,为群众做些好事。

距离王坤森家不远,有一个小花坛,花坛对面是家饭店。有些食客随手将垃圾扔到花坛里,周围居民对此颇有意见。热心肠的王坤森到社区毛遂自荐:“这事,我来管!”

不久后,他找来铁锹清理花坛中的垃圾,又沿着花坛精心栽下一排蜀葵。到了夏季,这种别名为“一丈红”的植物长到两米高,红色、粉色的花朵顺着茎枝攀援向上,好似竖起一道“鲜花屏风”。这道“屏风”不仅让乱扔垃圾的问题迎刃而解,还吸引不少行人驻足拍照。

后来,为呼吁更多的人保护环境,王坤森把花籽收集起来,种到花盆里,送给爱花的路人。50盆、80盆、100盆……送出去的鲜花越来越多,不少杭州市民认识了这位“爱种花的老人”。

在附近孩子们的眼中,王坤森是他们喜爱的“无花果爷爷”。

王坤森的一位老邻居回忆,从2005年开始,王坤森在屋后的空地种下4棵无花果树。每到夏秋时节果子成熟,他总是摘下满满一盆,分给附近的孩子们,“看着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老王的眼睛也笑成了一条缝。”

一盆鲜花,一捧鲜果。收到“惊喜”的人们,用行动回报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一再跟大家说,这些花、果免费赠送,可还是有不少人掏出零钱,表达谢意。”

“怎么也推脱不掉”的王坤森将这些钱积攒下来,捐给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供困难大学生读书。抱着帮助更多困难学生的想法,王坤森后来在花坛附近竖起一块牌子,牌子上写道:“先生们、女士们,美丽的鲜花,喜欢可以拿去。我在帮助贫困孩子读书,献点爱心吧……”

当越来越多的人献出爱心,当更多孩子重返校园,王坤森觉得,自己种下的蜀葵,开出了最美的“花”;栽下的无花果树,结出了最甜的“果”。

燃尽自己,照亮他人

2012年底,刀茅巷的居民们发现一件“怪事”:晚10点,80岁的退休教师王坤森准时出门,上街拾荒。

拾荒的理由更是让邻居们费解——“攒钱,供困难大学生读书。”

邻居们想不通,靠种花就可以捐资助学,为什么还要吃拾荒这份苦?王坤森的答案出人意料:“既然决定帮助孩子读书,就得诚心。”在他看来,上街拾荒,可以在退休金和人们的爱心捐赠之外,获得一笔“稳定的额外收入”。

来自浙江衢州的徐玲玲,是王坤森定向资助的第一个大学生。她介绍,在捐资助学的金额上,“王爷爷”有自己的坚持——每季度按时汇款,每年不少于4000元。一度让她不解又心疼的是:“王爷爷很晚才上街拾荒,我劝他不要太辛苦,可他就是不肯听。”

后来,徐玲玲明白了王坤森的苦心:资助每名大学生每年4000元,基本能缴纳这名大学生1年的学费;夜出昼归,是因为“自己有退休金,生活有保障,还有人要靠拾荒生活”。

这样的理由,让徐玲玲和每一位受助学生落泪,让王坤森的亲友们动容。

从反对到理解,从“一开始感到难为情”到“后来遛弯时顺手带回一些废纸板”,王坤森拾荒助学的“事业”离不开妻子王秀云的支持。然而,今年年初王坤森再次犯起的“拗劲”,让王秀云掉了眼泪。

原来,2021年春天,王坤森接受心脏手术后,身体大不如前。去年年底因心脏病再次入院治疗后,他更加感到力不从心。思前想后,他决定与浙江大学签订遗体捐献协议,未来以“大体老师”身份“重返”校园。

“你这个人总是自己拿主意,这个事情也不提前跟我说,我不同意。”王秀云抛下这句话,沉默不语。

“我这是做善事呀!”王坤森拉住妻子的手,耐心地劝道,“我希望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献出来……像一支蜡烛那样燃尽自己、照亮他人……”

今年2月21日,拗不过丈夫的王秀云,还是在他的遗体捐献志愿书上签了字。让她无奈的是,没过几天,丈夫的身体刚刚恢复了一些,又继续去拾荒,依然是夜里10点出门,凌晨三四点回来休息。

令记者意外的是,跟王坤森前去拾荒那晚,时针刚刚指向凌晨两点半,他突然提出结束行程。

“我看你挺冷的,也不早了,准备回去吧。”

“是不是因为我在,影响了您的效率,才提前回去?”

“我习惯了熬夜。可你们年轻人不一样,太晚睡对身体不好。”

载着一晚的“收获”,王坤森慢慢蹬起三轮车,驶向夜色深处。

跟在“早归”的王坤森身后,一股暖流涌上记者的心头。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